想去或者已经去过厦门旅游的人应该都知道厦门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鼓浪屿,鼓浪屿是一个小岛,距离厦门只有五六百米,去鼓浪屿需要坐轮渡才能到达。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厦门到鼓浪屿那么近为什么不造桥方便通行呢?我觉得其中应该有这些原因,下面简单讲讲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我觉得不造桥有一部分原因大概就是现实的环境问题。这个海里造桥工程量十分巨大,除了耗资不菲,深海里造桥施工难度十分大,两岸又都是码头更是不易。目前坐船去鼓浪屿也只要五分钟的时间,为何还要花巨资要造一座桥。
其次,造桥也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一旦建桥投用,肯定会有车辆进入鼓浪屿,影响环境还会对相关海域造成污染,得不偿失。鼓浪屿目前是禁止车辆通行,保住了自己的美景,难以想象要是有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再者,来往的轮渡能帮助当地人促进就业,能控制游客的数量,让岛屿得到休息。建桥通行,车辆难以控制,可能会让岛内的生态环境被严重影响。
最后,坐船去鼓浪屿其实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吹着海风,看着大海,身心愉悦,又不累,想想都觉得美,这样才有体力在岛上的各个景点游玩。坐轮渡有时候真的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鼓浪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想要散心过一过宁静慢生活一定要去试试。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应该得到人们的爱护。(闽南网:凌芹莉)
鼓浪屿只是一个1.8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厦门本岛也就只有五六百米,岛上户籍人口只有二万多人,原来有几座小工厂,随着岛上旅游业的开发,也陆陆续续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搬迁完。为了旅游业来耗费巨资建桥,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况且每天限额上岛人数五万内,渡轮满载能有五六百人,游客分批次上岛,用渡轮完全能够对付。鼓浪屿的美,在于四周被海包围着,岛上每一处都如同置身在花园里,岛上的几百栋别墅豪宅,背后都有着上百年的豪门故事!岛上也是名人辈出,诸如中国体育教育前辈马约翰,妇科名医林巧稚,钢琴家殷成宗......等等名人如雷贯耳!岛上的钢琴博物馆陈列着几十架几百年的世界名琴,每到夜晚,岛上几百栋别墅豪宅,掩映在树影婆娑里,悠扬的钢琴声漫漫的如同涨潮的海水荡开……。岛上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唱诗班的吟诵诗歌声,更是让人犹如置身于思绪飞扬的化外世界......。所以走马观花一天游完鼓浪屿,是不能品味到她的美韵,只有住下来几天,请一位有资质的导游来详细介绍,才能领略到鼓浪屿的真优美!
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我想游客和当地人包括鼓浪屿上的岛民,相信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可能是纠结的。
像我们这种普通的游客,遇到渡轮拥挤不堪时,就想着要是有座桥直接通到岛上该多好啊,省的麻烦了。但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有了一座桥,那么鼓浪屿的风景会被彻底改变,就不再是一个曾经像世外桃源一样宁静的小天地了,而只是一座有点点风景的离岛了。所以从游客的角度来说,如果讲景致那还是没桥的好,如果要方便那当然是有桥的好,那样估计还会省钱。
对于当地人来说,建不建桥他们的心态其实也是复杂的。如果是从事旅游业的鼓浪屿居民(相信占了大部分),自然希望自己的生意能更兴旺,理论上有座桥上岛游客肯定会更多,但他们也清楚如果上岛游客猛增,那么鼓浪屿的旅游业不可持续。但作为对鼓浪屿再熟悉不过的鼓浪屿居民来说,如果有座桥生活和休闲都会方便很多,就像厦门岛连接大陆的几座桥当然是给厦门岛上居民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样对于鼓浪屿居民来说肯定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对厦门岛的居民来说想法可能又跟鼓浪屿居民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很想每天上岛溜达,那当然有座桥不错,但如果只是偶尔上岛(相信大部分厦门岛上的居民是这样的想法)转转,那他们肯定觉得还是没桥的好,那样景致的感觉就会好很多,另外偶尔麻烦一次也无所谓,毕竟渡轮船票对当地人是有优惠的。
所以这么一分析下来,其实从游客也罢,从鼓浪屿岛居民也罢,包括厦门岛居民,其实想法都很复杂,肯定支持或肯定反对修桥的人不多。估计也就是出于这样的民意,所以政府索性就先不修桥了,那样毕竟对保护鼓浪屿旅游资源有好处。
没有修桥就是为了鼓浪屿的环境卫生和保持鼓浪屿的特色。你想如果修了桥,就算不让汽车过,那些电动车自行车你总拦不住吧,那鼓浪屿从此以后还会有那种宁静安详的好日子吗?电动车在狭窄的石板路上横冲直撞,喇叭乱响,你作为游客还会有什么好心情吗?修了桥,人人都能随便走,那人游量还能控制得住吗?到最后还不是人头挤人头、垃圾遍地飞、海滩没有滩、全部是人头了吗?到时候谁还愿意来旅游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