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文化积淀,繁育出“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这般当代名句,且成为都江堰标志性旅游广告宣传词,恐也会流芳百世吧。大师余秋雨先生传神般点睛出青城山、都江堰的历史内涵和邃博的文化底蕴。与拜读过的秋雨先生众多散文比较,依然是毫无柔情之美的表白,延续着其特有的历史沧桑美。
动静不大不小的李顺、王小波农民起义,让研究历史、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们记住了青城。“青城天下幽”孕育生长出存在至今近二千年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也早已融汇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坦然影响了中国千余年。
幸好道教先人张天师捷足先登,否则青城山就成了藏传佛教圣地,凡人就只能拜佛而非问道也。
青城山就属于幽而有道又不高的名山。有名人选在此地长寂,极乐世界里更显安详。更多历史名人留下墨宝,思来也很必然,唯有墨迹留于深山老林方能躲过战乱之劫,且与道教圣地共存。
忙于城市生活的吃货们,偶尔去青城山,也会使味蕾们雀跃一番。那青城山特有的老腊肉、茅梨酒实为一绝。朵颐着油光铮亮、飘逸着柏树桠烟熏味的老腊肉,泯一口农家自酿的、醇香甜美的茅梨酒,再品尝那几碟山间各色凉拌或炒制的野菜,或许还有心目中嫦娥般的佳人相伴,听着山涧那永不停歇的流水声,此生也算又圆满一回!
整体还是可以吧,山上树木丛生,山里空气好,号称天然氧吧,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很不错。走道那些也比较规范。作为道教名山,前山有很多道观,可以去参观的同时感受下道教文化。山不高,但道观分布在各个山峰上,基本上要之字形的走。如果不想有太多路,也有索道。
第一次去青城山,十二岁,跟着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的,一群孩子们轻松着爬到上清宫又欢呼着下来,用时不到三个小时。
记得就是这样喜欢上青城山的,下山的时候,一位道长,一身黑袍,雪白的长眉长胡须,旁若无人的坐在山林里小路上吹奏着古老的乐器,萧。如泣如诉,悲戚悠长的萧声在山林回荡。十二岁的女孩子,在他身边坐着,直到老师一遍遍催促才离开。
后来去青城山的次数多了。
有一次,适逢青城山三十六代掌门人,接待各国武术爱好者,节目表演完了以后,掌门人带领大家一起打太极,青城太极。气势宏大,深刻难忘。
现在可能去爬青城山十五分钟都够呛。懒了,又胖了。
作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青城山,茶花幽香,道长在静僻处舞着长剑。
时间充足的话,选山上道观里的旅店小住一些日子,极其舒适。。。